
■编者按: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海外艺术节将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行动本届艺术节的受邀主宾省,广东省与艺术节组委会联袂推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汇注7部舞台力作、一场“其命惟新——广东好意思术百年大展”以及非遗献艺与海外演艺往复方式,变成岭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深度对话,全面呈现湾区文艺的深厚底蕴与立异风貌。本期文艺探究特邀上海戏剧界群众撰文抒发对文化周的期待,敬请温雅。
文|李伟
在上海糊口了二十多年,由于责任的关系,我曾尽可能去不雅看多样不同方式、不同格调、来自不同地域的戏剧献艺。从依然不雅摩的戏剧献艺来看,似乎还不错对该地区的演剧有个空洞性的意识。因为能到上海来献艺的各地戏剧,基本齐是当地已产生影响的、有代表性的剧目。
印象中,第一次看香港话剧《蝴蝶是解放的》,时刻概况是在2005年,我初到上海责任不久,香港话剧团到上海来巡演。这个戏名字就好,裕如诗意和哲理,很合我的胃口;演得更好,女主角由大名鼎鼎的其后有“香港话剧皇后”之好意思誉的焦媛饰演。其时她应该还有点青涩吧,不外与变装正搭,她的献艺资质也得到很好的显露。这是我第一次看香港话剧,咫尺思来果真何其有幸!
多年以后再次看到焦媛的献艺,是她主演的话剧《晚安,姆妈》。这个戏天然移植于好意思国戏剧,但仿佛是从香港社会糊口中助长出来似的,毫无嫁接感。焦媛在剧中献艺儿子,而母亲的献艺者则是咱们童年时间的偶像——在电视剧《霍元甲》中献艺赵倩兰的米雪,这岂肯不让东说念主高亢不已?两大偶像把母女之间相爱相杀而又窝囊为力、无可如何的灰心感演绎得真令东说念主灰心了!那时我也长大了不少,对情面世故、世事沧桑有了更多的恻隐,是以感概尤深。
香港话剧再次掀翻一股风潮的是《南海十三郎》,谢君豪把一个任意不羁而又运说念多舛的粤剧才子演绎得让东说念主扼腕感慨、徒叹如何。焦媛也出现了,不外此次是行动破裂,饰演唯妙灵动、重情重义的影星梅仙,也越过出彩。

话剧《南海十三郎》
香港的本质戏剧也给我留住了真切印象。“进念·二十面体”的创办东说念主荣念曾先生是上海戏剧学院的客座西宾,有几年经常复讲学换取。稀奇是有一年集中办了一个小戏院戏曲展演,他邀请了好几个剧种的领军东说念主物和他沿路作念本质,昆曲的石小梅、柯军,川剧的田蔓莎,秦腔的李小峰等,齐和他有配合,有的配合不时于今。咫尺已年届八十的荣先生仍然创作不停,但似乎很少到上海来了。
说到香港本质戏剧,还必须提到一个名字:邓树荣,他导的莎剧别具一格。我曾看过他的《麦克白》和《李尔王》,颇有肢体剧的滋味。比年来他一直朝这个标的发展,影响很大。
说到戏曲,我对大湾区的情况反而了解不如话剧多。现场不雅看过的粤剧齐是来自广东,且齐和曾小敏干系:一是她早些年的《芳华作伴》,二是其后的《红头巾》,三是比年火爆的《白蛇传·情》。这几个戏恰好见证了曾小敏从崭露头角到训诫谨慎,再到勇挑粤剧传承发展重负的欢腾过程。
粤剧《红头巾》
还有舞剧。糟塌十年前,一出来自广东的舞剧触动上海滩。那便是《醒·狮》。擂饱读和舞狮这两个特质明显的广东元素在剧中被显露得大书特书,而中华英才伟大醒觉的阵痛也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现场歧视越过激烈,不雅众有豪言壮语之感。

舞剧《醒·狮》
此外,最近的一出香港音乐剧再次给上海的同业带来了惊喜。《大状王》在上海文化广场献艺,得到了多量好评。改弦更张、东说念主性总结的主题得到很好的发扬。许多东说念主以为这是中邦原土音乐剧的得手之作,在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道理。

音乐剧《大状王》
以上这些我在上海看到的献艺,主要来自香港和广东。戏剧品类则包括了话剧、小戏院戏剧、粤剧、音乐剧、舞剧等。它们之是以能走出大湾区,天然是因为它们在其时当地曾是引东说念主注见识代表最高水平的剧目,事实上它们亦然其时中国一流的演剧。它们天然不是大湾区戏剧在上海的全部献艺,但不期然中成为我了解大湾区演剧的一个窗口,总体上响应了大湾区艺术家珍摄解放、不拘一格、斗胆立异的精神面庞。同期,也不错看出,粤港之间,粤有积淀的上风,港则有立异的强力。粤港澳大湾区开荒一体化发展之后,湾区舞台是否会迎来互助互进,共同发展的春天呢?咱们翘首企足。
(作家系上海戏剧学院西宾)足球投注app

